核心提示: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孩子都认为是“痛苦的事”。尤其是写命题作文,很多学生日常缺少素材积累,无论什么题目都爱生搬硬套,内容空洞。更让老师无奈的是,学生为了煽情,时常拿自己的亲人“下手”。济南一位去年曾参与中考阅卷的老师告诉记者,他看了一千份试卷,有数百篇爷爷奶奶“去世”,若干篇爸妈生病……省城济南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其实老师阅卷时更喜欢看到表现真实生活的作文,“写真事,说真话,一样能得高分!”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孩子都认为是“痛苦的事”。尤其是写命题作文,很多学生日常缺少素材积累,无论什么题目都爱生搬硬套,内容空洞。更让老师无奈的是,学生为了煽情,时常拿自己的亲人“下手”。济南一位去年曾参与中考阅卷的老师告诉记者,他看了一千份试卷,有数百篇爷爷奶奶“去世”,若干篇爸妈生病……省城济南一位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其实老师阅卷时更喜欢看到表现真实生活的作文,“写真事,说真话,一样能得高分!”
一场考试数百名亲人“去世”
盲目煽情让老师哭笑不得
前不久,济南全市进行了初三中考模拟测试。随后,各区开始自行阅卷。看着学生们写的作文,不少参与阅卷的初三语文老师又经历了一场情感洗礼。有的是被学生所描写的真挚情感所感动,然后毫不犹豫地打了高分。而有些一看就是学生为了博眼球盲目煽情,内容虚假让老师哭笑不得。
一位市中区参与阅卷的初三语文老师告诉记者,本次中考模拟测试作文题目是:那一刻,我读懂了你。大部分学生围绕生活中的事写了有关亲情、友情、兴趣爱好等内容,也有少部分学生上升到了一些历史名人的丰功伟绩,对自己的精神追求进行了描写。
“但也有一些学生过分煽情,又拿自己的亲人‘开刀’了。写爷爷奶奶过世后自己多么怀念,爸爸妈妈生重病如何难过等。”该老师说。这种情况去年批阅全市中考语文试卷时也曾遇到过。去年济南中考作文题目为:那声音常在我心田。“一场考试,我批了一千份试卷,有数百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去世’,若干名爸爸妈妈生重病,孩子们写的那些话明显感觉和真实情况不符,让人看了哭笑不得。”
一写做家务就最爱洗衣服
一写学做饭最爱西红柿炒鸡蛋
中学生写作文盲目煽情致内容虚假、空洞,小学生虽然写作情感还没那么充沛,但对于写作文这件“痛苦的事”,不少孩子也十分应付。
记者采访了几位小学不同学段的语文老师,他们感觉,现在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周末的时间大都在各类兴趣班和辅导班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少,也不会观察生活,日常与父母等家人交流也不多,所以素材积累不够。
一位有着近30年教学经验的语文老师告诉记者,她刚当老师时,看学生们写作文,说起做家务活,八成以上学生都会写洗衣服,一双袜子恨不得洗10分钟,能写三四百字;一说做饭或者“第一次……”,全班学生都做西红柿炒鸡蛋。“现在这些学生都做父母了,他们的孩子也上学了,这两样‘技能’得以传承,现在的孩子一说做家务还是洗衣服,一说做饭还是西红柿炒鸡蛋。”
小学生如此,中学生也是。现在中考作文都是命题作文,要求内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很多学生为了图省事,会在日常写作训练时摘抄整理一些名人名言或者文字优美的散文片段,抑或收集一些较为常见的生活素材,看到合适的题目就套用。“套用的准确勉强能通过,但有的学生真是生搬硬套,内容显得不真实,刻意煽情。”一热点初中语文老师说。
“比如,描写亲情的,就一定要写父母生病或亲人去世;描写友情,就说和同学吵架,然后又怀念同学怎么对他好,最终两人和好如初;描写风景,一定要套用大段的散文和诗句……”。
阅读"【原创】济南小学生盲目煽情,将网络中的虚拟代入作文中"的人还阅读